新疆旅遊攻略
新疆主要慶典介紹
新疆-巴羅提節 – 塔吉克族傳統節日
巴羅提節是塔吉克民族節日,是塔吉克語音意合譯。由於節日之夜家家都點一種特製燈燭,意為“點燈節” ,是塔吉克族傳統節日,其隆重僅次於塔吉克春節(含春節、引水節和播種節)。流行於新疆塔什庫爾乾地區色勒庫爾人中。伊斯蘭教曆八月,即每年齋月前的一個月舉行,共過兩天。在巴羅提節,每家每戶都要自行製作多支小燈燭和一支特大的燈燭。用一種高原上特有的“卡烏日”草桿做巴羅提節芯,外面裹上棉花,紮成火把狀,蘸上酥油或羊油製成。節日的當晚,全家人圍坐一起,在圍成的中央處,擺放一個沙盤供插燈燭用。全家人將會按輩份,依次將燈燭插入沙盤中,然後在燈燭前祈禱。在儀式後,每家的門口處或房頂處會點燃特大的燈燭,象徵為全家帶來光明和幸福。在“卡烏日”的照耀下,村村燭火通明,男女老少相聚歡樂,徹夜不停地唱歌跳舞。節日的第二天,全家人會去家庭墓地掃墓。由家長為已亡故的親屬各插三支燈燭,進行祭拜,然後會和其他親朋好友共進晚餐,直到當晚節日結束。
新疆節日慶典-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是阿拉伯語的音譯,其意為“宰牲”或“血祭”。中國新疆的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將古爾邦節音譯為“庫爾班節”。古爾邦節的時間在伊斯蘭歷十二月十日。關於古爾邦節的起源,民間流行著一則古老的宗教傳說:先知易卜拉欣要按真主安拉(阿拉)的“啟示”犧牲自己的兒子伊斯瑪儀作祭禮,當他正要舉刀宰殺時,安拉派遣的特使牽著一隻公羊從天而降,示意以宰羊代替殺子,這一天正是阿拉伯太陰曆12月10日。伊斯蘭教創立後,穆罕默德將太陰曆12月10日定為伊斯蘭教的節日之一,這個日子恰恰是麥加朝覲活動的最後一天。這樣,古爾邦節逐漸成了從11世紀初開始改信伊斯蘭教的維吾爾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節日。
在古爾邦節前,牧區農區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會把房舍打掃得乾乾淨淨,忙著精製節日糕點。特別是作為“獻牲”的牲畜要預先買好,至於是宰牛宰羊宰駱駝還是宰馬,由經濟實力決定。一般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家,每人宰一隻羊,七人合宰一頭牛,或一峰駱駝。宰牲時不允許宰不滿兩歲的小羊羔和不滿三歲的小牛犢、駱駝,不宰眼瞎、腿瘸、缺耳、少尾的牲畜,要挑選體壯健美的牲靈。所宰的肉一般分為三份:一份自食,一份饋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捨。
按傳統,節日聚禮之後早晨是獻牲祭祀,取悅安拉的最佳時機。節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嚴整衣冠,到清真寺參加會禮。再後,人們直接上麻扎爾(墓地)為亡故的先人祈禱。最後還要“換哈達”,即拔去墳頭上的枯木,栽種新枝,澆水後再回家。無論城市農村,都會在廣場上舉行盛大的麥西來甫歌舞集會。而廣場四周則有另一番景象:色彩繽紛的傘棚、布棚、布帳、夾板房內鋪設著各式各樣的木桌、板車、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備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點。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在節日期間還舉行叼羊、賽馬、摔跤等比賽活動。通常,人們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入鍋之後,男子們開始互相拜節,婦女們則留在家裡燉肉,擺放節日食品,燒茶等,準備迎接客人。
節日的第一天,首先給在近期內發生過喪葬等家難的左鄰右舍或鄉親拜節,表示慰問;其次是給夫妻雙方的長輩拜節;再次,就是給近鄰和長者拜。其它的拜節活動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別進行(在維吾爾民間禮俗中,一般是不允許男女混雜的)。
拜節之後,就是同輩的親朋好友之間的走訪。大家除了互相道賀,彼此問候之外,還會共進大餐,一起娛樂。維吾爾人生來就是舞蹈家,個個都是歌唱家,他們會歡聚一堂,唱著維吾爾族傳統歌曲。
肉孜節(開齋節)
開齋節,阿拉伯文‘Id al-Fitr的意譯,音譯“爾德·費圖爾”。亦稱“肉孜節”或“小節”。與“宰牲節”同為伊斯蘭教兩大節日。時間在伊斯蘭教歷10月1日。穆斯林在萊麥丹(第9月)全月齋戒,齋月的最後一日,人們會尋看新月,覓見新月次日開齋,即為開齋節;如未見新月,則繼續封齋,節期順延,一般不超過3天。根據伊斯蘭教經典記載,先知穆罕默德在傳教前,每逢萊麥丹月都去麥加近鄰的希拉山澗沉思默禱。公元610年萊麥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禱時突然接到安拉的啟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傳遞真主的教誨。後來,先知穆罕默德將這個月定為齋戒月,以示紀念。與此同時,教法學家解釋,“齋戒是為了讓有錢人品嚐飢渴滋味,以使他們不要窮奢極欲、揮霍無度;要節衣縮食,省出錢來周濟窮人”。
歷經1400餘年演變,開齋節已成為信仰伊斯蘭教各民族的傳統文化節日。這一天,穆斯林除沐浴淨身,到清真寺參加節日宗教聚禮活動外,還要穿上節日盛裝,走親訪友,互道“塞倆目”(祝你平安之意),祈求來年幸福。人們會相互恭賀“齋功”勝利完成,互道節日快樂,並饋贈禮品。禮拜儀式規模和氣氛均盛於“聚禮”,阿訇應講經佈道。 “會禮”後,分頭遊祖墳,念經文,追悼亡靈。每家每戶都會炸散子、油香之類食品,贈送他人。每個家庭都會主動在節日開始前向窮人發放開齋布施。這種風俗,追根溯源,其中還有一段傳奇故事:相傳,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聖人在一次戰鬥勝利後,凱旋歸來時,穆斯林們爭先恐後地邀請他到家做客,可穆罕默德聖人沒有到富人家赴宴,卻到了一位非常貧困的穆斯林老人家做客,而老人也沒有美味佳餚招待穆罕默德聖人,只能端出了油汪汪、香噴噴的“油香”讓其品嚐,穆罕默德聖人高興的用右手撕了一塊吃了,其餘的分給了圍觀的小孩。從此穆斯林形成吃油香時用右手撕開吃的習慣。有些地方的穆斯林青年男女還特意選擇開齋節期間舉行結婚典禮,使自己的婚禮再增添些節日的喜慶。 (摘自《回族民間故事》)
開齋節是穆斯林的珍貴日子。節日里,每個穆斯林都有幸參加各種祈禱和禮拜活動,以提高個人品性和道德修養,指望真主予以更多恩典和收穫。
開齋節也是穆斯林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仁慈好施的日子。開齋節應當更多地想到平日可能被遺忘的老人、親友、孤寡和窮人。由於穆斯林是祈求真主賞賜恩惠,所以首先應當感讚的是真主已經賞賜人們的恩典,並以自己富裕的條件和施捨給那些需要精神和物質幫助的人以力所能及的援助。通過一次成功的開齋節,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將在真主的綠蔭下提高一個精神階梯。
新疆少數民族節日-納吾魯孜節 – 哈薩克族節日
"納吾魯孜"來自波斯語,是“年頭或元旦”的意思。也就是說按照哈薩克族的古代曆法,這個節日表明新年春節來臨。這天,白天和黑夜一樣長,正值中國農曆“春分”。在過節的這一天,要把羊頭奉獻給家中的老人,老人在接受羊頭時,要口念祝詞,祝愿家人平安,牲畜滿圈,奶食豐盛。體現了尊老的優良傳統。
在納吾魯孜節,人們歡聚一起,還會開展各種文娛體育活動,如彈唱,對唱,摔跤等,做繞口令、猜謎語,圓夢等遊戲。
納吾魯孜節日的起源與舊曆十二地支有著緊密的聯繫。十二地支即十二年,每年以動物命名。相傳,在很久以前,許多動物聚集在一起,想知道即將到來的年份發好壞,並對新年開頭都感興趣。他們商議進行一次比賽,看誰先看到新的一年的到來。駱駝因個子高大,是最有希望先看到的了,其它動物還得翹首張望,這時老鼠偷偷地竄到駱駝的耳朵上,於是它比別的動物都先看到了新年的開頭。駱駝一生氣走了。從此以動物先看到的開頭命名,老鼠排第一,其餘牛、虎、兔、蝸牛、蛇、馬、羊、猴、雞、狗、豬等,按順序排列。哈薩克族有句諺語:"駱駝只憑個兒大,十二屬相裡卻沒有它。”
“納吾魯孜節”標誌著新一年的到來,有"送舊迎新"的含義。為了歡度這個節日,每家每戶都會在節前清掃屋內外,修整放牧用的棚圈,準備過節食品。節日的食品主要是"納吾魯孜飯",用大米、小米、小麥、麵粉、奶酪、鹽、肉等做的粥狀的一種食物,還有儲存的冬肉,如馬肥腸、馬脖子,馬肋條灌腸,馬碎肉灌腸,馬盆骨包肉等等。在做這種"納吾魯孜飯"時不殺生,要用往年剩餘的糧食和冬宰後貯藏了一個冬天的熏肉,並且會盡量做得豐盛,寓意年年富足有餘。在過節的這一天,每個人都會穿著很有民族特色的服裝,成群結隊地走家串戶,互相拜年。拜年時,賓主互相擁抱,祝賀新年,一起吃"納吾魯孜飯",唱"納吾魯孜歌"。歌的曲調是固定的,但歌詞是各有不同的,內容多為祝愿鄉親們在新的一年裡,老幼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等吉祥話。
新疆蒙古族-那達慕大會
那達慕大會是內蒙、甘肅、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在每年七、八月這一水草豐茂、牲畜肥壯、秋高氣爽的黃金季節舉行。那達慕,蒙語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它在蒙古族人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是適應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那達慕大會有著悠久的歷史。過去時那達慕大會期間要進行大規模祭祀活動,喇嘛們要焚香點燈,念經頌佛,祈求神靈保佑,消災消難。而現在,那達慕大會的內容主要有摔跤、賽馬、射箭、賽布魯、套馬、下蒙古棋等民族傳統項目,有的地方還有田徑、拔河、排球、籃球等體育競賽項目。此外,那達慕大會上還有武術、馬球、騎馬射箭、乘馬斬劈、馬競走、乘馬技巧運動、摩托車等精彩表演。參加馬競走的馬,必須受過特殊訓練,四腳不能同時離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
據史料記載,蒙古族的“三項競技”,在成吉思汗時代就初成雛形。相傳,輔佐成吉思汗的大將軍木華黎就是通過摔跤而與之成為生死之交的。 《蒙古秘史》記載有成吉思汗在斡難河畔舉行宴會,筵間令其弟別勒古台與主兒勤部的著名大力士不裡•孛可進行摔跤比賽的場面。還說別勒古台“常脫其右袖裸行”,準備隨時迎戰。
可見,當時作為娛樂和習武形式的摔跤,已在民間和軍中普及,而且當時蒙古社會選舉聯盟必須是三項競技的超群者,才可當選。甚至部族定奪汗位,選拔首領也要以三項競技的技藝水平作為一個重要條件。其中摔跤特別重要,軍中有反叛者,成吉思汗一般都採用摔跤方式使其懾服。成吉思汗時期,為了培養神箭手,經常進行比賽,通過圍獵和狩獵來訓練箭手的技術。今藏於列寧格勒博物館的成吉思汗石就是1225年為他的出色的神箭手也松格建的記功碑。
清代之前,男子三項競技比賽主要服從和服務於軍事目的,忙於四處徵射的蒙古戰士很少有時間享受到其中的遊藝樂趣,遊藝性質並不突出。直到乾隆之後,“那達慕”才增加了娛樂成份,成為民俗學上特定內容的“那達慕”文化。
而新疆的那達慕大會,是根據游牧民族的特性而衍生髮展,年輕男女們都會在這個節日里,盡情地唱歌跳舞,歡度這個隆重的節日,也意味著草原已達到最美的黃金季節了。
而新疆的那達慕大會,是根據游牧民族的特性而衍生髮展,年輕男女們都會在這個節日里,盡情地唱歌跳舞,歡度這個隆重的節日,也意味著草原已達到最美的黃金季節了。
新疆-維吾爾族的初雪節
該節日是一個十分有文化特色的維吾爾節日。一般是在每年的初降雪的日子舉行。這個節日並不是一個“常規”的節日,沒有大型的慶祝活動。節日的內容:
一般是由三五好友相聚時,大家合夥商量出一個指定的好友,然後大家給這位好友用書信的形式,寫一封祝福的詩,詩的內容大體是以白雪的降臨為由,祝賀瑞雪豐年和收信人全家平安幸福,然後要求收信人為這個初雪節聚行一次聚會,邀請其他好友一同慶祝。這一封信,稱為“雪箋”。然後,這幾位好友會派出一位代表,去他們指定的好友家拜訪,並要趁著主人家不留意的時候,把“雪箋”藏起放在主人家家裡,並儘快告辭離去。如果出了家門,主人家還未發覺,那麼這個代表就會大喊“卡爾勒克開特待(雪箋來了)!”並且趕快跑走。這時,如果主人家反應夠快,回家找到“雪箋”並跑出門捉住這個送信人,那麼被捉住的送信人,就要代替原主人,成為舉行聚會的“新主人”並邀請好友們相聚。在聚會時會跳“初雪麥西萊甫”舞蹈,並且也會出門打雪仗。當然,打雪仗的時候,大家也會集中“關照”這個“主人”,因為他送信後跑得慢,被逮住了。在聚會結尾,“主人”會宣布下一次活動的承辦者,這樣,初雪節的循環就開始了。
這個節日,看起來就像是小朋友平常玩的遊戲。但這個活動由大人們認真的執行,將會為這個寒冷的冬天,注入一股名為“友誼”的暖流。
新疆-帕斯喀節 – 俄羅斯族傳統節日
居住在新疆的俄羅斯族群眾主要信仰東正教。 “帕斯喀節”是他們傳統的節日。東正教的宗教節日多達十餘個,其最主要的是“聖誕節”和“復活節”兩大節日。 “帕斯喀節”即“復活節”,是紀念“耶穌復活”的節日。據《聖經》記載,基督教的創始人耶穌被羅馬總督彼拉多釘死在十字架上,3日後又復活,教徒們為之歡慶,這天遂被稱為“復活日”。 “帕斯喀節”的日期不完全固定,一般是在春分後月圓的第一個星期天,即在四月上中旬。“帕斯喀節”的前一周,就進入了節日的準備階段,這時期,他們不吃葷,只吃素,也沒有各種娛樂活動,據說是因為這個時期耶穌還釘在十字架上的緣故。但到了過節這一天即可“開齋”了,而且要準備非常豐富的食品,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節日盛裝,因為這天耶穌復活了。
按照傳統的習俗,俄羅斯族群眾在節日期間要互相串門祝賀,表達他們喜悅的心情。每家除了準備豐富多彩的“比切尼” ( 糕點) 以外,還要準備煮熟的彩色雞蛋,雞蛋的顏色要有紅、黃、藍、咖啡、綠、紫等色彩,要看上去猶如五彩繽紛的花壇。每一個進門的客人首先要和主人互相祝賀,然後主人會遞給客人一個彩色雞蛋,表示同賀。客人入席之後,主人要拿出豐盛的食品和飲料招待客人,其中有一種高30 多厘米,直徑20 多厘米的圓型塔式麵包,俄羅斯稱“古力察”,這種麵包含有糖、油、雞蛋和牛奶,表面塗有晶瑩的糖粒和彩色的奶油,不僅顏色悅目,而且鬆軟可口,一般主人都要把這種麵包切成片叫客人嚐嚐,據說吃了這種麵包會得到幸福。除了走訪各家外,人們還會聚集在寬敞的地方,青年人會拉起“巴揚” ( 鈕扣式手風琴) ,彈起七弦吉它、 “巴拉拉依喀” ( 三角琴) ,婦女們會唱起古老的俄羅斯歌曲,小伙姑娘們跳起節奏強烈的踢踏舞,大家相互邀請,老幼登場,頓時形成歡樂的海洋,有時這種歡慶活動要進行到深夜,整個廣場沉浸在一派熱烈歡樂的氣氛中。
新疆-錫伯族“抹黑節”
抹黑節是居住在新疆的錫伯族人民一個十分有趣的傳統節日。錫伯族農曆正月十六,過“抹黑節”。在抹黑節當天,人們會在清晨早早起來,年輕人就成群結隊,手裡拿著準備好的浸了清油、沾上鍋底煙的“庫肚苦”(布或氈片),挨家挨戶走,只要一遇上人,不分男女,捉住就往臉上抹。那些還沒起床的人,也會被人掀開了被子,抹個一團漆黑。
錫伯族普遍尊敬老人。這一天如果遇見老人,必須先請安後下跪,在得到老人的允許後才能半跪著給老人抹一點點黑,或者由老人自己抹。
按照當地風俗,如果有人在這一天裡不往臉上抹黑,這一年他就會不吉利。據民間的傳說,抹黑節的原意是請求五穀之神免除莊稼的黑穗病,從而保證大豐收。
傳說,古代錫伯族以漁獵為生,後來一對老夫婦救活了受傷的燕子,燕子銜來高產的麥種作為報答。於是錫伯族人開始種麥為生。巡天神知道後,派神犬告訴大家,以後人吃麵粉,狗餵麩皮,各有所食。但有一年新年時,一個年輕媳婦不慎將麵餅烙糊後拿去餵狗。巡天神知道後大怒,使麥種長了黑色黴菌,所有麥種全部結黑籽,無法食用。於是全村人向巡天神祈禱祭祀,請求恕罪,並表示願往自己臉上抹黑,以免小麥再生黑黴。巡天神看見大家誠心祈求,就應允了,但也捋走了麥稈上所有的麥粒,只留下了尖端處的一截麥穗,所以從此麥子的產量就沒有過去那麼多了。以後每年正月十六,巡天神下凡巡視的日子,就成了錫伯族的“抹黑節”。
新疆-諾魯孜節-迎春節
諾魯孜節也譯納吾肉孜節。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烏茲別克族、塔吉克族等的傳統節日。該節日地位約等同於中國的新年春節。維吾爾族主要居住在新疆地區,對於他們來說,每年3月20號到22號的諾魯孜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也叫迎春節(開春節),是迎接春天來臨的節日。諾魯孜節的儀式一般在20號的黎明開始,全部人都要穿上民族盛裝,各家各戶的家長首先起床,在屋子的正中間,燃起一堆松柏樹枝,然後將冒煙的樹枝在家人的頭上轉一圈,並預祝他們在新的一年平安快樂。然後,家長要把還在冒煙的松枝帶到牲畜圈門口,讓畜群從煙上通過,祈求新的一年,牲畜膘肥體壯,迅速繁殖。再之後,人們就要開始做"諾魯孜飯"。所謂"諾魯孜飯",就是用剩餘的糧食和食物,再配上多種佐料煮成的稠粥。在開始做諾魯孜飯時,不再宰牲畜。從當天中午起,維吾爾人會成群結隊地相互拜年,到日落更以後,每戶請客吃飯,男女老少分別跳舞和唱歌,盡興表達對新春的歡悅之情。
等到諾魯孜節過後,緊張的春耕生產也就開始了。
諾魯孜節是伊朗和中亞(還有我國維吾爾、哈薩克、撒拉爾、烏孜別克、柯爾克孜、塔塔爾民族)的節日,是為進入春耕生產,綠化、美化、淨化環境做準備的節日。 “諾魯孜”一詞來自古伊朗語,意為“春雨日”。相當於伊朗古太陽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西曆3月22日。這一天相當於漢族的春分,故而“諾魯孜”節也叫迎春節(開春節)。諾魯孜節形成初期,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先輩過著遊牧生活,他們在晚冬初春把晝夜時差持平之日稱之為“日生”、“年頭”,並把此日開頭的月稱之為“羊羔月”。維吾爾族把一天的時間分為日出更、午時更、日落更、星現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諾魯孜節儀式在節日的黎明更開始。
伊朗人在信奉伊斯蘭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地神、火神(灶神)、祖先神等。在他們看來,星神是掌握人類命運禍福的主神,其中白羊且是造福人類的主神之一,而雙魚星則是人畜的病源。所以伊朗民眾正好在雙魚星降落,白羊星升起時,舉行諾魯孜節,並把這一天定為自己的新年節。
伊朗人在信奉伊斯蘭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地神、火神(灶神)、祖先神等。在他們看來,星神是掌握人類命運禍福的主神,其中白羊且是造福人類的主神之一,而雙魚星則是人畜的病源。所以伊朗民眾正好在雙魚星降落,白羊星升起時,舉行諾魯孜節,並把這一天定為自己的新年節。
古爾邦節和肉孜節都是伊斯蘭宗教節日,在維吾爾族歷史中只有一千多年的歷時。而諾魯孜節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也是新疆電視臺舉辦晚會的三個節日(古爾邦節,肉孜節,諾魯孜節)之一。也是全疆唯一一個各個鄉鎮政府及農村及學校舉行集體活動慶祝的節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於2009年將諾魯孜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諾魯孜是傳承下來的慶祝活動,將其視為新的一年的開始。諾魯孜節,作為文化遺產和悠久傳統和睦的象徵,對加強各國人民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及睦鄰友好理想基礎上的關係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0年聯合國大會第A/RES/64/253號決議後正式成為國際性節日。
諾魯孜節發展至今,全世界有30多個民族與維吾爾族人同一時間慶祝諾魯孜節。維吾爾族相傳至今的節日形式主要包括:(1)每年晝夜時差相等時分即3月20日——22日夜晚零點擊打諾魯孜節鼓,普告天下節日來臨;(2)聽到鼓聲的人們自發地彙集到擊鼓地點唱歌跳舞,直至天明,這是諾魯孜節麥西萊甫開幕的標誌,第二天從日落開始至次日太陽冉冉升空為止。這是琴師、歌手、舞手顯示才能的最好舞臺;(3)次日,人們冼浴淨身,換下冬裝,吃諾魯孜節飯,鄰裡間相互贈送諾魯孜節飯以示祝賀新年。原先有恩怨糾紛的人們相互間拜年諒解和好,甚至離異夫妻間協商破鏡重圓;(4)早餐後,鄰里中的男人彙聚到德高望重者家中,就幫助居住區內貧困殘疾者進行討論,自願捐助貧困者;(5)家家戶戶全部動員,對家裡戶外進行一次徹底的大掃除,拆洗衣物被褥; (6)為鳥雀築巢,為它們繁殖打基礎;(7)上墳,在親人墳頭上施灑穀物;(8)各家各戶集資或出力,維修或重建橋樑,清理池塘,做好引進春水的準備,並全面動員,植樹造林,美化環境;(9)該節也稱之為踏青節,家家戶戶連續幾天都要拾苜蓿,吃苜蓿,也送給街坊鄰居嘗鮮;(10)給困難家庭資助糧食和種子,幫助其耕種,給沒有家畜的借家畜;(11)這一天也稱作“喬坎塔勒節”(即樹木發芽節)。在這—天,老師會帶著學生來到原野,實地講授一堂生動的自然課;並準備豐富的文藝節目,邀請學生家長到校觀看。